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正文

携手“千万工程”,以“三原色”绘锦绣画卷

编辑: 时间:2024年3月01日

从2003年至今二十年间,“千万工程”为中国式现代化刻下了生动注脚。万里山河起宏图,一路春风尽从容,2023年3月28日,湖州资源正式开局起步。聚焦集团“多彩自然 同心守护”党建品牌,公司致力于与各兄弟单位形成同心、同向、同行的生动局面,在奋斗的新征程中不断焕发出浙自人锐意进取的先锋力量,用“党建红”“生态绿”“远景蓝”的独特色彩,绘就一幅惊艳新时代的山河锦绣新画卷。

以“党建红”点亮“乘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的组织图。公司组建初期,干事创业步履维艰。面对眼前发展之难,公司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们争当先锋,带领团队勤勤恳恳奋战一线,夜以继日想法子谋出路,发扬起越是艰难险阻越是要攻坚克难,越是急流险滩越要趟水过河,越是风雨交加越是要迎风沐雨的磅礴力量。织密构筑起“党建为魂、以人为本、发展为要”的发展组织网,为助力新一轮乡村振兴,汇集起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同时,依托党建放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乘数效应,公司进一步明确思路,立足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党建引领,筑牢组织阵地。锚定“源启自然,共富共享”顶层设计,积极创建“源动力”党支部,在发展成长中不断丰富“三原色”板块内涵,推动党建与主责主业“双提升”带动“双丰收”。同时,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党管人才战略和人才强企工程。抓住主题教育契机,创新性开展了“自然红五月 同心向未来”等主题党日活动,并聚焦德清试点项目成立了主题教育专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课题探究。二是是拓展脚步,积极组织调研。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扎下身子沉到一线,广泛调研了湖州市三县三区,实现了湖州市域计划项目全覆盖。截至目前,安吉县2亿元项目、德清县6亿元项目已成功落地并进入建设阶段。进一步谋划全市矿山修复投资建设、湖州市域内外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价值转换特许经营项目等工作,持续做大“项目盘子”。三是精诚合作,打造整治高地。在公司与德清县人民政府签订100亿元土地整治战略合作协议及与安吉县白杨村开展村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一切资源、一切力量,不断向外拓宽思路、优化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各合作方优势,深化协同模式,共同探索形成更多土地综合整治领域的标杆项目、实践样板、典型案例,为全市全省进一步深化“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以“生态绿”晕染“绿水逶迤云,青山相向开”的山水图。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生活幸福乃“国之大者”。公司以投资为导向,产业运营为目标,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区县共性问题、核心痛点等方面,积极服务湖州战略发展大局,并依托省自然资源集团和市交投集团省市国企优势,拓展基础设施、文旅、农旅等领域模式创新。立足安吉县农旅、民宿经济活跃,土地流转开发市场需求大等情况,公司将安吉县白杨村项目作为最早推进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在整体工作布局中具有启发性意义,推进逻辑主要分两步走。一方面,强化根基,夯实主责主业主阵地。公司聚焦自然资源生产经营职能,以安吉县孝丰镇白杨村自然资源部综合改革试点为切入点,探索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模式和路径,深入贯彻为集团公司承担省政府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的特定自然资源资产经营保护路径模式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经验与路径要求;另一方面,助力共富,铺开功能平台新路径。在充分利用项目所形成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公司进一步与白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合资公司进行产业投资,着力延展土地整治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大土地整治效益。创新“资金+资产+运营”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产业共建”村企合作模式,将土地综合整治与后端农业经济发展融合连贯,健全产业后端运维链,实现美丽乡村的宜居、宜业。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公司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好风景”转化为带富一方的“好资源”,为推动实现集团事企协同发展的加速迈步贡献力量。

以“远景蓝”勾勒“骄阳千万里,兴盛一杆旗”的先行图。一是点面结合不断开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地制宜发挥好村庄风光、风俗、文化等已有资源,激发乡村活力,全力打好生态、文旅、乡村“三张牌”。公司以全市《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为指引,将打造德清项目示范典型作为推动湖州土地整治进程的有力引擎,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加快提升项目之间、区域之间的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拓展业务的深度广度。二是打造土地整治品牌。公司坚持试点先行、全面推广,在推进试点工作时,乘势而上积极提炼具有湖州特色公司的综合品牌,通过发挥良好的品牌效应,增强发展活力,将创新路径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最优路径,并面向全省推广铺开。三是创新“土地整治+”模式。公司下一步将抓住公司初立的政策窗口机遇期,结合项目、区县特色,量身定制“土地整治+”创新模式为重点,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因地制宜探索一区一策,完善社会资本参与的“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乡村振兴潜能,推动资源重组、功能重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同时,密切对接各类金融及非金融机构,深化投融资环节在经营业务、产业链条上的延伸,为公司经营投资持续“造血”,助力集团实现“打造全国一流科技型自然资源综合服务商”美好愿景。

Copyright © 中国企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渝ICP备

商务合作: 投稿点这里

Top